MAGAZINE
刊物內容

回列表

發行人的話

摘要"

最近身邊喜歡跑步的朋友好像越來越多,專為慢跑、長跑所設計的運動鞋產業,也蓬勃發展了起來。跑步鞋需要具備「吸振性」與「穩定性」兩大功能,但這兩功能從單一材料的角度來看,似乎有所對立。軟材質吸振性佳卻結構強度差,硬材質則相反。為了讓跑者既舒適又安全,鞋商逐步研發出了包含橡膠、硬質樹脂、發泡樹脂、軟質樹脂等複雜的鞋底結構,也協助選手履創馬拉松新紀錄。
為了科學的分析人類跑步的動作,有鞋廠設立了運動工學的研發部門,特別在受試者足部與鞋底間插入了壓力感測薄膜,取得跑步動作下人類足底的壓力分佈變化。慢跑時當腳落地的瞬間,會有體重1.5-2倍的荷重,作用在腳後跟偏外側的部分。接著壓力則逐步從腳後跟擴散至足部的中外側,下一瞬間壓力則延伸至前方,形成接近腳丫子形狀的荷重分佈。前述這個過程被稱為足部的「旋前動作(pronation)」。它是足部向踵骨內側迴轉伴隨舟狀骨的變位,造成跑步時小腿自然內旋的動作。這骨骼複雜變化的機制,是讓身體重心順暢的從腳後跟移向前方不可或缺的動作。然而這也是跑者容易受傷的階段,因此如何讓運動鞋在旋前動作時充分發揮保護作用,就是各大慢跑鞋品牌不能忽視的課題。對我來說,跑快跑慢不重要,聽著野鳥鳴唱,聞著青草芬芳,享受著河濱綠地,才是健康的能量。
本期塑橡膠機械專輯,百塑企業總經理吳正煒先生為讀者們邀集了粉末成形技術的危機還是轉機?後智慧手機和汽車時代的來臨、探索共射成型製程有趣的芯-皮-芯結構與其變化、大面積電子束照射技術對模具鋼材實現快速拋光加工等文章。在智慧製造專欄中,台大機械系覺文郁教授為讀者準備了智能內徑車削加工專家系統之研究等文章。在電動車專欄中,台大名譽教授/明志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兼智慧載具研發中心主任鄭榮和先生,為大家安排了鴻華先進所分享的平台電動車的創新設計與開發等研究成果。
七月份,在中台灣有「台中自動化工業展7/13-17」及「台中塑橡膠工業展7/13-17」,機械新刊也將參與盛會,非常期待與您在會場相見。

READ MORE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