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好國際淨零碳排趨勢下的智能自動化發展,東佑達自動化科技在今年台北國際自動化展展示旗下多款精微傳動元件,並搭配旗下子公司東佑達奈米系統、易控機器人等機構與電控調整最佳化,推出一系列多元整合智能化傳動平台等研發重點新品,而這也是東佑達本身貼近產業,展現屬於品牌多元實力的清晰展現。
走入東佑達位於台北國際自動化展的展位,映入眼簾的是高達3.7米超長行程,以高速移行的經濟型歐規皮帶滑台MG系列新品,它使用軌道內嵌式設計,大幅提升力矩外,更新增了多樣化的減速機構搭配、簡便的多軸連結鎖附孔,無需另外自行加工連結板,即可輕鬆組裝。東佑達業務一部經理陳信強分析,皮帶滑台這樣的產品多使用在物流、移載與傳送應用領域,雖然其精度相較於其他應用為低,但是在基本的長行程的傳輸應用上,它可以說是最適合的解決方案,「如果透過機器視覺解決關於精度問題,即可強化精密性的應用,這是東佑達今年展示的亮點之一。」
東佑達集團於2000年成立,初期以代理銷售日本機器人起家,2008年時在台南設廠跨入單軸機器人及直角座標系機器人的生產領域,可以說是從業務面導向轉型為兼具研發、製造、行銷的全方位公司,目前已經是兩岸三地最大鋁擠形單軸機器人及電動缸的生產廠商,還是唯一進入日本自動化供應鏈體系的台灣品牌,產品品質贏得廠商青睞,更獲得CKD、YAMAHA等知名大廠投資,客戶群也涵蓋半導體、IT、汽車、3C、PCB、航太、工具機和生技醫療等產業,因全世界製造業集中於亞洲,該公司在全球、亞洲市占率為第二大。
因應產業需求創造對話
陳信強以東佑達重點產品—電動缸舉例,傳統工業現場多以氣壓、油壓缸為主力設備,但氣、油壓缸在耗能佔比較高的現況下,有些現場會改用電力推缸裝置來作為替代選項,以節能、減碳的思維進行系統規劃設計,「現況上,確實在油壓設備還是有液壓油更換的問題,設備上半年到一年可能就要跟換一次,加上作動時也會產生髒污,以及要操作時需要幫浦作為控制的輔助,這些都是施作、使用的成本。」而東佑達設計的電動缸在能源消耗上是同等級氣、油壓裝置的三分之一,加上氣、油壓缸在作動時需要的協力設備不但耗能,而且在配線上也讓建置、維護有所限制,加上電動缸透過UI介面即可控制它的行程與推力,相較於傳統氣、油壓裝置的「單一規格」限制,電動缸可以透過點位的設定調整作動的行程規劃,完成更精準、穩定的作動行程,「對於強調精度與良率的產業,可以說是相當有亮點的選擇。」
現今台灣的產業應用仍以傳統中小企業為核心,主力設備仍還是以氣、油壓裝置為主,東佑達PM產品部產品經理張泊舟也認為,現在政府以綠色企業為推動核心,可以說電動裝置是跟上時代、取代氣、油壓裝置的優質選擇。他以另一項在產線上的重要工具—夾爪為例,傳統也多是以氣、油壓為主要動力,作動只能設計為開、關兩個動作,加上抓取的力度無法調整,在產線上如面對比較精密的零組件,會產生更大的良率風險,「現在的電動夾爪透過軟體設定,不但力度可以微調,夾取的點位也設定127個點位,可以進行細部調整。」張泊舟分析這是為了因應現在台灣產線少量多樣生產的需求,在訂單上可以對一個產線上設定不同的尺寸、規格的製造需求,創造產線的彈性因應規劃,「另外,電動夾爪可以透過扭力控制,因應產品零組件的不同材質、尺寸,精準控制抓取力道以防產品損壞,這是電動夾爪的優勢,對工廠端來說,也是提升良率的精準解決方案。」
張泊舟說,東佑達的電動夾爪與電動缸的規格,從最小兩公斤到最大兩公噸推力的產品都有佈局,可以應用的產業跨距從微型的電子業、傳統中小企業到大型的汽車產業都可涵蓋,「最早我們從電子產業為主要標的對象,主要是從精度的需求出發,電動缸與夾爪的設計主要針對這些高精度產業的需求,而後才延伸到這些需要更高強度的產業。」他說電子業需要的系統主要是針對精度與良率的問題,而精準的施力與點位是東佑達的電動夾爪與推缸獲得電子業青睞的原因之一。
針對期待建構整合軟實力
陳信強也說,東佑達的專長主要與「電」相關,從半導體、PCB、視覺、光學鏡頭等產業都是東佑達的主力產業,產品解決方案從精巧的產業出發,甚至現在也涉足光學領域的另一端—隱形眼鏡也的製造產業,可以說是從傳統產業到民生產業都有佈局,「未來我們也在佈局包括化妝品、保養品等更需要維持潔淨的產業,都是東佑達電動系統擅長的產業。」他分析,像某些民生乃至生化產業,製程需要「潔淨室」等級水準,更不能在裝置作動時產生任何污染,東佑達電動推缸與夾爪均完成相關驗證,甚至有些奈米等級的產品在必須在裝置作動上減少摩擦與發塵,這些在東佑達奈米事業群上,都有設計接近零摩擦的裝置產品。
除了電動缸與夾爪,目前東佑達投入大量研發能力的線馬驅動模組,皆可望取代繁雜耗能的液壓系統者,包含無鐵芯軌道內嵌線馬模組LGCW/LGF5及磁力棒F8系列;微型滑軌+組成小型線性馬達電動缸LZ/LSC系列,用來提升重覆精度達1μm、耗能低;軸棒多動子線馬電動缸LM6系列,則因為體積小,不占太大空間,得以取代線馬電動缸SLC系列等多樣產品中,較不穩定的一般滾珠結構,跨入半導體、生醫產業等需要更精準對位、高速取放的生產條件情境。而最新的ETHP高精度螺桿滑台的最大優點,還在於可垂直使用,防止有掉落風險;採取端部注油的特殊油路設計,平均將潤滑油分布到螺桿、滑軌滑塊上,最大荷重可達250kg、直線等高度±0.02mm,可選配光學尺,常用於半導體/機械業/傳統產業垂直高荷重使用。
陳信強指出,目前公司產品並無單一零件,均是整合型產品,普遍須要多個小零件進行組裝,而拆解後,會有滑軌、螺桿和周邊機構件、馬達等,尤其是關鍵技術包含滑軌內崁研磨,東佑達也將棋滑軌零件從原本對外採購,改為內部自行成功開發滑軌內崁研磨技術,使本身的設備不僅體積比外購產品小、不用遷就供應商的尺寸,更能依自行產品設計讓模組更為精巧、運作更為順暢,「而這也是東佑達具有強大競爭力的原因之一。」
問起東佑達本身整合多元產業應用的競爭力,陳信強認為是公司重視貼近產業需求,從而從客戶的期待中連結自身的解決方案,創造更精緻的應用觀點,這可以從展場的另一亮點—展示車看得出來。東佑達不同於一般業務員帶著型錄拜訪客戶的行銷方式在業界首創「展示車」,把載著產品與解決方案案例的展示車開到客戶廠區,實際操作給對方工程師,加深對產品的瞭解和印象,「客戶直接可以看到真實的產品,他們會有更直接的發想,在產業中我們創造了一種與客戶『教學相長』的默契,也讓我們的產品在多元產業中創造更細緻的想像。」東佑達現有的五台展示車,尤其在疫情期間更發揮了良好的效果,也成為與工業現場的最直效對話介面。
確實,東佑達自行研發成功的六大核心零件生產技術,從滑軌內崁研磨、螺桿和螺帽、奈米空氣軸承系統、線性馬達、運動控制器和人機介面,加上專業的機電整合能力,確實創造了本身在不同產業應用的致勝關鍵,也在多元產業中創造了豐富的想像,而這也是台灣品牌本身透過其強大的創造力與對多元產業的細緻觀察,從而透過自身的傳動專業展現思維,創造自身的不可替代性,也展現了東佑達在產業的精密佈局的關鍵能量,相當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