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ZINE
刊物內容

回列表

發行人的話

摘要"

「氫氣」是乾淨的能源,燃燒後不會產生造成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只生成「水」。它的好處廣為人知,但遲遲無法在你我的日常生活出現,就是因為成本及安全問題。今年九月我在大阪拜訪了日本的液態氫供應商Iwatani岩谷產業,瞭解了日本對於氫能源的重視程度。支撐岩谷的主力事業是液化天然氣的銷售,然而1941年起,岩谷就跨入了氫氣事業,一路由氫氣工廠、液態氫輸送、火箭液態氫提供,到今天在日本各地設置車用「加氫站」。岩谷在日本國內氫氣的供應超過了七成。
站在加氫站的機器旁,看著作業員拿起加氫槍為燃料電池車注入液態氫,這跟台灣加油站幾乎一樣的景象卻讓我目不轉睛的盯著,原來開車去加氫這件事在日本已是生活的一部分!與加油站不同的,是作業員拔起加氫槍後,會隨手拿起另一支高壓空氣噴槍,對著加氫口外圍,咻咻咻的吹氣,目的是把周邊微量汽化散出的氫氣打散,避免高濃度引燃的危險。雖然今日的氫能源成本仍高,需政府補助才得以推動,然而看著過去四十年液化天然氣處置、運輸等成本的大幅下降,岩谷產業對於氫能源的未來可是信心滿滿。
本期智慧自動化專輯,台科大林榮慶榮譽講座教授為讀者們邀集了AGV-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於自動化工廠智慧物流上之應用、無人車之分派系統應用、YOLO(You only look once algorithm)辨識與機器人採摘之整合系統等精彩內容。在封面故事裡,詮豐精密工具的創辦人吳参貴先生瀟灑地迴旋,跳起了螺紋華爾滋!在智慧機械特輯裡,台灣油研引領著油壓系統設備的發展。在機器人專欄,台大工學院副院長林沛群教授和大家分享了他對機器人、工業進程與仿生的一些想法。在電力設備專欄,華城電機李紹利處長為大家介紹了利用智慧型靜態同步補償器改善下垂控制微電網之電力品質。
2023年即將結束,世界動盪的這一年,台灣大部分的機械廠商面臨了訂單大幅減少,事業經營不易的窘況。讓我們彼此勉勵,把握機會為迎接下一個高峰做準備,期待春燕早日到來。

READ MORE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