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愛知縣豐川市有一家創立於二戰前,以生產螺絲與螺帽時所需要的專業工具「螺絲滾輪(DIE)」與「螺絲攻(TAP)」為主力產品,長期圍繞者螺紋技術本業發展,如今已成為營業額破千億日幣的世界級大企業。早在1969年這公司為了拓展亞洲市場,於是來到台灣招兵買馬,在高雄成立了生產基地。當年有位高雄田寮出身的鄉下小伙子,誤打誤撞進入了這日資企業,開啟了他一輩子與螺絲螺帽的緣分。這位年輕人就是詮豐精密工具的創辦人吳参貴先生。
天公疼憨人,開創螺紋新事業
「民國六十幾年進日本公司,當初什麼都不懂,想多學點就只能下班留下來看書。當時公司裡的螺絲攻設計資料都是日文,我也只能一邊學日文一邊慢慢吸收螺紋的專業知識。」吳参貴董事長回憶著當初...
「有一天下班前上廁所發現裡面臭氣沖天,我就索性拿起水管把廁所洗了一遍。剛好被日本課長看到……」,就這樣不計較常常多做一點,這位肯吃苦耐勞的吳小弟逐漸被主管們所重用,在公司擔任起了品保小主管。要能夠把關公司產品的品質,必需精通所有量測的技術,於是他對於螺紋栓規、螺紋環規、螺紋同心規等工具的操作,乃至螺紋三針測定法等量測的手法逐步駕輕就熟,成為了公司裡重要的角色,全心投入為公司在台灣開創新事業。服務了好幾年後,他看到了自己創業的機會,於是在老主管的支持之下創立了詮豐,伴隨著瀟灑迴旋的圓舞曲,跳起了屬於自己的螺紋華爾滋。
「詮豐精密工具能發展成有今天的規模,我真的非常感謝當初願意指導我成長的好幾位日本師傅。螺紋量測與設計的眉眉角角,如果沒有他們,我要入門恐怕要多花十年以上呢!」吳董帶著感恩的心情,談起了創立詮豐的初心。「四十多年前,台灣產業對螺紋的認識非常有限,也沒有完整的國家標準規範。我認為一定要有人深耕投入,能把這工業中最基礎的螺絲螺帽說得清楚做得精確。」然而,吳董是位念舊情的人,他告訴自己不可以對不起當初指導他的師傅,不可以做一樣的產品和服務過的老東家打對台。因此詮豐創立當初,他把事業重心放在師傅們不做的領域,便是「特殊客製化螺紋規」等工具的製造。天公疼憨人,專注於小眾特殊工具的製造,反而讓吳董帶領的詮豐技術團隊在短時間內練就出了一番功夫,奠定了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除了有紮實的日本技術為基礎,吳董為了全球化經營,與台商遠赴德國參訪,為提升產品品質,確保量測準確度,從德國進口工具顯微鏡、萬能測長儀及校驗量具,用於檢驗產品之品質,因此在工業界打出了一片天。詮豐精密工具專業生產螺紋栓規、螺紋環規、塞環規、傾斜規等量具與螺絲滾輪、螺紋切削工具。產品用途廣泛,螺紋規除了螺絲螺帽產業為使用大宗之外,其他有自行車、汽機車產業、水五金產業等。在業者們鼓吹及大力支持下,詮豐公司於1989年增設螺絲攻生產線,並於1998年通過ISO TUV管理系統認證。
為因應市場發展、產業結構的變遷及滿足客戶的需求,1990年吳董於上海成立上海詮豐工具有限公司,有系統的管理中國大陸市場。隨後於2009年成立浙江嘉興詮豐分公司,對大陸台商及其它客戶提供更多元化的銷售及技術支援的售後服務。詮豐持續的研發路程,注重品質的要求與嚴謹的檢測,近年來更基於螺紋規國際規範繁雜,特別建置了「詮豐校正實驗室」並取得ilac-MRA 台灣TAF認證,大力投入生產符合相關規範的量測工具,同時也提供廠內標準牙規。
未來之星
行星式滾柱螺桿
談到了詮豐未來的發展,吳董事長說:「螺紋量測工具及螺紋加工工具,我們已經佔到了亞洲前幾大的位置,確保品質穩定客戶滿意是我對公司的要求!而新產品的開發也刻不容緩,創造公司的第二條成長曲線,是我們研發團隊近年投入的重點!『行星式滾柱螺桿』是公司產品線的未來之星。」
滾柱螺桿傳動系統是用「迴轉運動」和「直線運動」相互精密轉化,憑藉詮豐多年的經驗及深厚的螺牙工程設計能力,開發了滿足不同要求的系列產品。行星式運動就像行星繞著太陽公轉一樣,縱使在瀚宇宙億萬星球,天體運轉繞行軌跡絲毫不差,「行星式滾柱螺桿」是藉由螺桿與精密螺絲介於螺帽間的運動,將螺桿之滑動由螺絲嚙合轉換、回轉運動,轉為直線運動的傳動組件。
「行星式滾柱螺桿」相較於傳統的滾珠螺桿,具線性運動精度高、高剛性、出力大、壽命長、高負載、低背隙、定位精準等特點。值得強調的是,它沒有滾珠螺桿之鋼珠回流裝置,在頻繁改變方向和高線速度、低背隙、低噪音需求的應用中表現大為出色。詮豐生產的行星式滾柱螺桿工件直徑最小可達到12mm導程為2.0mm,最大可達工件直徑120mm導程50mm,轉造級工件最長可到6米,精密級工件最長可到2.2米。
關於行星式滾柱螺桿如何導入機械設備,吳董事長說:「由於行星式滾柱螺桿的機構設計是由1支大螺桿以及9到12支不等的小螺絲所組成,其與傳統滾珠螺桿相較,在螺桿直徑相同的情況下,滾柱螺桿的螺帽尺寸會比滾珠螺桿的螺帽尺寸來得大一些!這一點,往往讓銑床、磨床、加工中心機、沖壓機、放電加工機等機械廠的設計人員第一時間就覺得麻煩,不願意調整機台結構設計做導入使用,實在非常可惜!」他接著說:「你們不要忘了,滾柱螺桿的出力可是滾珠螺桿的三倍大!如果因為同尺寸螺桿的螺帽過大放不進機台,那為什麼不想想改用小一級的滾柱螺桿?如此不只螺帽空間的問題得以解決,其剛性表現還有機會超過原有的設計。這就是『滾柱』的魅力啊!」
另外,行星式滾柱螺桿目前在產業也被運用在取代油壓缸與氣壓缸,其大出力、高剛性、精準定位的特性,讓塑膠射出與橡膠押出的作業品質大幅提升,部分有眼光的機械廠老闆已經逐步導入主力機種產品線,讓追求高品質生產的使用者讚不絕口!最後吳董談到:「我們詮豐將行星式滾柱螺桿做到穩定量產,時效更優於知名歐洲精密零組件的大品牌。我真心希望讓台灣的機械廠有更高級的傳動元件可以選擇,讓台灣機械的精度與性能得以和歐美日一流設備平起平坐!」
訪談結束後,吳董事長陪者《機械新刊》採訪團隊走出了擺滿各式研磨加工機的工廠大門,舉起手,指向左側古色古香的三合院:「這是從我七歲開始,就替我遮風避雨,看我長大的起家厝。有人說我很傻,不懂早一點搬去岡山買塊地做大生意,就只會守在田寮這個荒涼的鄉下地方。」接著吳董偷偷看了夫人一眼,嘴角揚起絲絲微笑說:「這裡就是什麼都沒有,我才傻傻的不斷研究螺絲。這裡就是什麼都沒有,太太才願意跟我一起耕耘你們眼前這一大片的芒果園。」
在高雄田寮,我們看到了「行星式滾柱螺桿」的未來,也看到了因為愛所創造的偉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