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AZINE
刊物內容

回列表

日本人來自何方的謎團

日本人來自何方?這問題過去一直是一個謎。但是近年來,多篇利用生物科技DNA查証的考古論文發表,學者們大多認定日本人的遠古祖先,是2至3萬年前來自東南亞的北遷智人。在此使用「智人」兩字,是因為時代真的是夠久遠,就緊接在智人從非洲走出邁向各洲的6至7萬年前之後沒多久的事實。談論智人的事,就是在討論人類如何散居至各地的學術問題,比較不會讓人感覺到,自己的祖先被說是來自自己不喜歡的國度,所可能產生的不愉快感覺,而影響到判斷是否願意接受新學說的感情問題。

日本過去一直宣稱自己是單一民族,且天皇是一脈相傳的單一朝代,國民也大都相信如此而自豪。因此,任何動搖此種信念的研究結果或學論主張,皆不易為國民所接受,這也是日本人的由來過去在考古學者之間有口難言之處。

可是,今日時勢已經大不相同,國民也開始認知學術歸學術、現實歸現實,重要的是要如何把今日的自己經營得富足才是重點,至於過去的智人如何遷徙而來畢竟是學術性的論題,証據証明是怎樣的結果,就該理智性地加以接受。近年來的東南亞智人北遷說,漸漸地從知識階層開始接受而擴及到一般國民,這也是一種理智性的表現。況且,此種「日本人的祖先來自東南亞」的說法,也經由NHK(具官方性質的全國公共電視台)製作專輯,還多次重複播出,也真是難得。

過去,依據考古學家的挖掘與年代分析的工作成果,已經知道日本人自古至今的變化歷史如下:
● 繩文人:2至3萬年前開始出現於日本列島。
● 彌生人:約2500年前出現,文化水準大幅提高。
● 古墳人:約1500年前出現前方後圓形的古墳文化。
● 現代日本人:包含愛奴人、本土大和人、琉球人。

雖然各地考古遺址的年代均有所知悉,但是其最初的人類來自何方,還有各個世代的文化變遷與人口移動又有何關連,這些問題一直未有定論。

但是,可貴的是,自地裡挖出的頭骨或臼齒,依賴最新的科技發展成果,居然也能提供上千甚至上萬年前古人的DNA。考古學家們努力拿來與地球各地區的古代遺骨或現代人的DNA互相比對。終於發現,最初的日本人(繩文人)最有可能是來自於東南亞的「和平族群」。這種的結果推測,讓許多日本人,也讓許多周邊的民族居民大吃一驚。但是生物科學是利器,遺物是証據,這個結果也漸漸被知識階層開始接受,連帶NHK也接二連三播出給日本民眾知曉。

過去的日本考古學者,曾經指出日本傳統的「能劇」所使用的面具,似與雲南泰越的擺夷族群有關,認為日本人種與文化可能來自此一地區。此種說法,說者自說,聽者自聽,有如一陣耳邊風,並未引起重視。當年筆者讀到此種說法時,也覺得單憑一個面具就想斷定一個民族的由來也未免太過粗糙。然而今日回頭想起,讓人覺得生得過早的可能預言者,總是得不到真正的知音。
和平族群的英文是Hoabinhian(係華文「和平省」的越南語發音),這是近年發現遺址的今日地名,與該智人族群是否和平無關。和平人的後代今日仍然廣泛分住於泰、越、寮、馬一帶的熱帶森林中,過著較為原始且簡樸的生活。

6至7萬年前大批智人走出非洲,邁向世界各地探險分居,有的族群往北方歐洲,有的族群往東北西伯利亞,有的族群往東南方向直到澳大利亞。出走非洲的族群不一定同時出發,有的族群提早或晚1萬年或2、3萬年出發,世界各地從此就開始出現了智人的人類。在冰河時期結束時,西伯利亞的智人也通過白令海峽,一直往南走到了南美洲的最南端,至此,地球各大洲均出現了人類的蹤影。人類真是會走路的動物,雖然輪子與車子的發明是在上萬年以後的事。

繩文人的由來,正是自非洲出走至東南亞的一群智人(和平人)。這一群人的一部分,在2至3萬年前向北遷徙,當時冰河時期海面降低,日本列島與東亞大陸有所連結,和平人就一路經琉球、日本本島、一直到北海道,成為最初的日本居民,也就是繩文人。今日的日本人中,經DNA分析,帶有繩文人基因的比率琉球人是3%、本土大和人是1%、愛奴人是7%。
彌生人的產生,是約四成的繩文人與六成約在2500年前來自東亞大陸中北方的移民,所混合產生的居民。
古墳人的來由,是約三成的彌生人,與七成大約1500年前來自東亞大陸中南方移入的居民,所混合產生的居民。
今日的日本人,當然就是承接這些居民的血統與他們所形成的文化,然後再經過:
古代(飛鳥時代、奈良時代、平安時代)
中世(鐮倉時代、室町時代、安土桃山時代)
近世(江戶時代)
近代(明治、大正、昭和)
現代(平成、令和)
如此經過歲月的淬鍊所形成的特殊東方太陽文化。
為文至此,也就順便提一下周邊兩三情事。
第一、繩文人的稱呼由來,本來是「繩紋」兩字。這是因為所發現的土偶土器裝飾,居然是由繩索圍繞壓出痕跡再行窯燒,繩紋既美觀又具製作效率,甚為難得。繩文人的長相特徵為圓臉、高鼻梁、顎骨發達、彫深、濃眉,採行狩獵採集生活。其合掌土偶與火燭土器甚為知名,2020年東京奧運聖火台即以其火燭土器為本設計而成,其火焰燃燒形狀甚具藝術價值,深受注目。
第二、 彌生人的考古遺跡1884年出土於東京大學周邊的彌生町,因此得以為名。五、六十年前,筆者每日走路上學路過彌生町,惜當時未知該地居然在日本歷史上如此重要。彌生人的長相特徵為臉長、細眼、下巴窄、顏扁平,彌生人出現後居民文化變化甚大,出現銅器、鐵器等,生活以農耕水稻為主。
第三、 和平族群既來自東南亞,經琉球、日本本土、北達北海道,難道不會經過台灣嗎?據學者研究認為是有此可能性,但証據仍然不足。又智人族群北移是萬年以前的事,而今日台灣原住民的祖先只能溯及至萬年以內,故仍待考古學者深研萬年以前的遺址証據,才能瞭解真相。

 


 

READ MORE BACK TO 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