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的防疫相關新聞報導上,常常聽到「快篩的準確度有限,只能當作參考,我們還是要等到PCR檢測的結果出爐,才能做最終的確認!」每天在媒體上聽到好幾次的「PCR」,你了解它是什麼樣的技術嗎? 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一項利用DNA雙鏈複製的原理,在實驗室裡複製特定生物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術。我們可以把這技術比喻成「DNA影印機」,也就是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方興未艾,尤其今年五月以來台灣爆發社區感染,日益嚴峻的疫情,衝擊國人的健康與心理。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自年初開始疫苗施打逐漸普及,疫情漸趨和緩,經濟活動穩定復甦,因而帶動需求加速,推升包括原物料到運輸以至終端產品的供給短缺與漲價潮;其中,車用半導體晶片的短缺甚至引發美國、歐洲與日本汽車業停工減產的現象。一時之間,半導體晶片從高科技產品轉而成為國家級的戰略資源,因
傳動機構與元件
「CASE」可以說是近二十年來汽車產業發展的趨勢。四個英文字母分別被解釋為Connected(聯網)Autonomous(自駕)Shared&Service(共享服務)Electric(電動)。看著身邊的朋友們越來越多人換車時選擇Tesla,深深感覺一股汽車產業的大變革就在自己身邊發生著。 你知道嗎?不只是路上跑的車子在改變,田裡跑的耕耘機也在改變。由於世界人口增加帶動了糧食的需求上升,農耕作業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衝擊,造成許多國家經濟幾乎陷入停擺,加上中美貿易戰延燒和大陸水災等因素襲擊,整體經濟及產業結構面臨巨大挑戰,不能小看!這絕對是一場世紀大劫難;歷史上從未發生過歐美同時斷航、各地封鎖國境的情況,工具機是資本財,受衝擊最大卻最晚復甦,工具機產業景氣看不出下半年有好轉跡象,然而隨著疫情爆發,鎖國的斷鏈危機終於成為關鍵催化劑。 全球的整個產業會有巨大的變遷,朝向智慧製造
傳動機構與元件
恭喜台灣,繼2017年福衛五號人造衛星順利升空後,於2019年6月又將福衛七號人造衛星送上天際。福衛七號是個氣象衛星,由六枚微型衛星所組成,上太空後六個小衛星每天以0.66度的偏轉角度慢慢調整軌道,預計19個月後各就各位,布建完成。它將以每97分鐘繞地球一圈的速度,在約離我們550公里的天上巡航。這個衛星搭載了「無線電掩星接收儀」,能接收GPS全球定位衛星所發射的電磁波訊號。我們都知道,光從空氣進
目前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歐洲經濟仍疲軟、中國大陸成長動能放緩,加上日韓貿易戰開打,IMF預估全球經濟成長率僅3.5%,是近三年來最低的數據,由於大陸輸美的消費製造品等品項關稅提高25%,造成台灣機械等相關產業訂單下滑,許多企業大喊吃不消。觀察貿易戰的演變,這會是一個長期的議題,因為這牽涉雙方的政治影響力,也牽動國家競爭力表現。但,即使如此嚴峻環境的考驗,智慧製造及智慧自動化需求,在大陸、東南亞及台
傳動機構與元件專輯
傳動機構與元件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