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在現今人類生活中已扮演了許多重要的角色,包括地震後橋樑瑕疵的巡查、農藥與肥料的精準噴灑、國慶夜空的七彩表演秀等。然而在一般電動無人機的活用上,目前遲遲未能有重大突破的應用瓶頸就是飛行時間,也就是電池的續航力。普遍而言,30~40分鐘已經是一般無人機飛行的極限。 為了推升小型電動無人機的續航力,工研院材化所結合了燃料電池與氫氣儲槽的技術,讓氫氣燃料經過燃料電池轉換產生電力,推動無人機飛行
近年全球經濟雖已從Covid-19的陰霾中逐漸復甦,但台灣精密機械產業仍持續受到內外在大環境影響,例如國內電價持續上漲造成製造業成本上升;日圓貶值造成台灣機械業出口競爭力下滑。此外台灣經濟無可避免地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近期中國大陸宣布自2024年6月15日起,中止ECFA對台灣機械產品的134項關稅減讓,更對台灣精密機械產業造成一大衝擊。
傳動機構與元件
日本的傳奇企業家稻盛和夫於2022年8月24日因自然衰老在京都自宅離世,享年90歲。稻盛和夫一生熱心將企業經營理念無私地教授給職場管理者,成就了許多成功的企業。他與日本松下創辦人松下幸之助、新力創辦人盛田昭夫、本田創辦人本田宗一郎,被日本國民尊為經營四聖,留給人們豐富的企業經營遺產。 稻盛和夫最著名的成就,除了創辦京瓷(Kyocera)以及第二電電(DDI)兩家超級企業外,就是挽救了當年岌岌可危
近年來台灣歷經中美貿易戰、烏俄戰爭以及COVID-19疫情風暴等挑戰,台灣精密機械產業也積極進行數位轉型,以智慧製造因應快速多變的大環境,克服少子化、少量多樣的消費型態所帶來的衝擊。 另一個影響整個產業界的重大議題是全球淨零浪潮,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在2023年1月發表的「2023全球風險報告」中指出十年內的十大風險前三名為「無法緩解氣候變遷」、「無法落實氣候調適」以及「天災與極端氣候事件」,可見氣
傳動機構與元件
全國工業總會於八月發表了2022年白皮書,以「轉骨」為主軸,分別從「產業失衡」、「能源挑戰」、「人口危機」、「通貨膨脹與供應鏈變化」、「兩岸關係與地緣政治風險」等五個不同層面切入,梳理了台灣當前的重要課題,並且針對癥結點,提出了「推動台灣成為區域運籌中心」、「打造陸海空新興產業體系」、「加速基礎建設更新」、「多元布建新能源,確保穩定供電」、「全力推動低碳轉型」、「解決人口危機與人力資源不足之困境」
全球新冠疫情已邁入第四年,隨著歐美等國家逐步解封與病毒共存,也同步帶動了全球經濟的成長與復甦,半導體、汽車、自動化、智慧製造產業前景樂觀。但受中國大陸防疫性封城與烏俄戰爭影響,航運塞港情況嚴重使得製造業原物料供應鏈緊繃,加上長久未解的晶片荒,使得製造業面臨原物料成本上漲,交期更長的挑戰。此外,為了避免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災難,將全球暖化控制在 1.5℃ 內以及2050年達程「淨零排放」已然成為全球共同
傳動機構與元件
在新冠肺炎的防疫相關新聞報導上,常常聽到「快篩的準確度有限,只能當作參考,我們還是要等到PCR檢測的結果出爐,才能做最終的確認!」每天在媒體上聽到好幾次的「PCR」,你了解它是什麼樣的技術嗎? 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一項利用DNA雙鏈複製的原理,在實驗室裡複製特定生物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術。我們可以把這技術比喻成「DNA影印機」,也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