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鴻機電以45年精密零件與模具加工設備製造優勢,創新研發「PL6880-高精密磁浮雷射切割機」,更獲第29屆台灣精品金質獎最高榮耀,展現台灣設備商高精密與智慧化之創新實力。
協鴻工業創立於西元1965年,為一家CNC銑床加工中心機製造廠,近幾年來隨著智慧機械的發展,我們也著重於軟體機器的研究與製造。我們無從得知軟體與硬體間的界線為何,我們能做的就是我們的硬體技術-機械本質,並且不斷創新研發更多對客戶有效益的軟體-APP。因此,我們推出Smartcenter,而Smartcenter就是Smart Machining Center。在機械方面,我們從傳統NC進化到CNC
目前精密機械加工仍是偏向以單機智能化以及自動化上下料應用來作為「工業4.0」或「智慧製造」的實施方案為主,然而德國於2011年提出的工業4.0,對機械產業而言應該是要達成:製造中所牽涉的生產設備、機器人與量測設備,透過物聯網技術和產品設計資料、製造數據整合在一起的運行模式,最終形成實體製造設備與網路製程資料整合,使實體製造系統進化成具防呆、省人工、彈性化的智慧工廠。然而現今的精密機械加工雖然早已使
在智慧機械的發展上,物聯網應用在台灣的機械產業巳有多家公司採用在遠距離維修上。唯有關物聯網的低功耗廣域網路搭配自動感測設備的應用較少介紹。故本專輯特別介紹了一篇低功耗廣域網路聯網技術之LoRa遠距無線技術應用於自動化智慧感測簡介。本文雖介紹此技術應用於自動監測居家狀態的環境溫度、濕度、空氣微粒、一氧化碳及交流電流等,但本專輯如瞭解此技術,則其也可應用於智慧工廠。此外,本專輯如智慧工具機方面,也分別
在工業4.0的浪潮下,全球生產製造正大幅轉型,加上受美中貿易戰與新冠肺炎影響,全球供應鏈也產生變化。世界經濟論壇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均提出透過數位轉型來促進產業創新的呼籲。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與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因應產業數位轉型需求,邀集各公協會、研究法人與產業先進,在今年十月攜手成立了「臺灣智慧製造大聯盟」,期盼在政府支持下,以「智慧機械」與「智慧製造」雙引擎驅動,串連產、官、學、研之
在現代製造業講究低成本、高效率的生產方式下,使用模具是量產最有效率的方式,一副好的模具除了本身的設計、材料、加工精度外,最後的表面處理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而表面處理技術經多年發展,已經有許多種類分別對應不同的模具應用環境,本文針對較常見的幾種進行介紹。
壓鑄的充填時間是指金屬液到達澆口後,充填模穴與溢流井所需的時間。充填時間會影響到澆口速度、澆口與流道的設計,以及壓鑄機的設定,所以是壓鑄方案設計中一個重要的參數。 本文是以北美壓鑄協會(North American Die Casting Association)所用的澆流方程式(Gating equation)[1][2],來討論模穴溫度、鋁液溫度、壁厚與凝固率變化對壓鑄充填時間之影響。不同的
現今的金屬沖壓生產廣泛應用於各個產品領域,在各類產品零件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機械製造產業中大量產製的零組件常利用沖壓機械對薄板金屬施行沖剪、成形、彎曲、引伸和壓縮等加工,製成各種工業用及家庭用板金零件與製品,無論是精密機械、飛機、汽車、機車、船舶、軍火、鐘錶、電機、電子、家電和家俱等諸多產品零件。許多機械加工品、鑄件、壓鑄品及鍛造品到生產後期逐漸會被沖壓品取代,原因在於連續沖壓模具具有大量生產
本研究針對車用扣件模具放電加工製程,建立加工製程設備感測與數據可視化,透過外掛感測資訊與整合設備控制器資訊擷取等進行資料前處理、資料特徵化及模型配適分析。建立類似碳化鎢等超硬質材料先進製程加工技術,應用於高階高精度車用扣件模具製作,建立扣件業所需之工模具複合加工製造技術能力(如碳化鎢材工模具核心加工),預期解決目前業者遇到工模具交期、量產性及性能穩定的生產製程、系統瓶頸。與扣件廠商進行產線智慧監測
今年的新冠疫情,對全人類的生活及對全球各行各業的產業供應鏈造成了無比巨大的影響,在【危機也是轉機】的此時,卻也是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應該加緊充實自己,仔細思考及構思如何因應未來變局的好時刻;因此,在這次的模具技術專輯裡,我們榮幸地邀請到多位專家一同撰文,來為大家介紹。最近模具產業相關的最新技術之發展及應用現況,以期使大家能藉以有效掌握相關的資訊及未來的商機。